發布日期:[2012-12-04] 點擊次數:[]
雖然大家都明白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 但是水泥和混凝土屬于兩個行業, 水泥行業和混凝土行業的交流渠道不暢, 這種現象嚴重阻礙著混凝土科技的發展, 筆者根據自己十幾年在混凝土生產中對水泥的認識, 從一個混凝土工作者的角度, 對混凝土企業需用什么樣的水泥, 水泥標準的變化對混凝土生產的影響以及混凝土企業應采取的措施等問題, 提出些意見和建議, 希望能對從事混凝土生產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水泥行業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認識, 避免錯誤, 望大家批評指正。
近年來混凝土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預拌混凝土及高性能混凝土迅速發展, 對水泥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泥企業也常常收到用戶在使用水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投訴, 如水泥與外加劑適應性不好, 混凝土用水量偏高, 嚴格按施工規范養護混凝土卻出現裂紋, 但水泥的檢測結果卻是符合國家標準。也就是說, 同樣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時, 在水泥的用水量、外加劑的適應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控制裂紋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
上述問題的存在, 影響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工程質量。當然混凝土出現問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不能不加區分完全追咎于水泥, 但在混凝土組成材料中, 水泥作為主要的膠凝材料, 其品質必然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性能, 提供與混凝土生產相適應的水泥, 而不只是簡單的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對水泥企業來說是重要的, 筆者認為水泥應滿足以下要求:
a.適當控制水泥C3S 和C3A 的含量, 特別是C3A 含量大的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差, 容易使混凝土出現假凝和塑性裂紋。
b.水泥粉磨是要控制細度( 比表面積) , 而且要合理控制水泥的顆粒級配和形狀。
c.控制出廠水泥的溫度。
d.出廠水泥混合摻的品種和比量。
通用水泥標準規定, 普硅水泥混合材料產量不得超過20%, 但實際較多水泥廠家和粉磨站, 其混合材的種類和摻量遠遠超過標準規定; 有些粉磨站從不同水泥廠采購熟料混儲, 致使同一廠家, 同一等級的水泥礦物組分差異非常大, 對燒制質量差的熟料往往以提高粉磨細度來滿足早強要求, 造成28 天強度增長率低; 在混合材料上, 不同電廠排放的粉煤灰混儲, 一些燒失量高的粉煤灰照用不誤, 其他混合材五花八門;旌喜牡姆N類和摻量對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 水泥與外加劑的相容性及配制混凝土時的需水量影響很大, 也直接決定配制混凝土的施工性和耐久性。